一、“同诚卡”建设发行的背景情况
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“金卡工程”领导指挥部在全国部分城市实施城市“一卡通”试点以后,经过几年的发展完善,IC卡技术日臻成熟,很多城市已经启动城市“一卡通”工程。目前,城市“一卡通”在上海、北京、沈阳、重庆、杭州、大连、成都、厦门等城市部分行业或领域应用,长江三角洲城市也正在研究实施交通领域的17城市互通共用工程。
我省济南、烟台、淄博、青岛、泰安、威海等城市“一卡通”工作也在不同领域相继启动。
省政府对城市“一卡通”非常重视,将其列入“十一五”信息化建设的重点,制定了专题规划;省政府办公厅还下发了《关于城市“一卡通”试点工作实施意见》,对“十一五”期间加快推广“一卡通”提出了具体要求;省政府《关于支持鲁南经济带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》中,明确提出要在鲁南经济带“率先开展一卡通试点工作”;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《2009年全省信息化工作要点》中提出,要在济南、烟台、淄博等城市“一卡通”试点基础上,推动全省城市“一卡通”工程建设,选择基础条件好的城市开展电子服务超市试点,逐步完善互联互通、覆盖全省的“一卡通”服务体系。2009年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也提出了加快“数字枣庄”建设的要求,并把城市“一卡通”工作作为2009年100件实事之一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了“推进“一卡通”工程,加快“数字枣庄”建设”的要求。枣庄城市一卡通项目作为“数字枣庄”建设的先行项目,经过近一年的筹备、建设,已经于2010年1月初上线试运行,相关业务接入已经基本就绪,即将规模发卡。
二、我市为什么要加快建设城市一卡通项目?
通过实施城市“一卡通”,可以优化社会公共服务流程,实现跨部门、跨地区的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,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,有利于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。通过实施城市“一卡通”不但能方便市民生活,是政府“亲民、惠民”政府的有力体现。同时还能带动相关信息服务业、制造业发展,提高相关信息服务业制造业就业能力,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
通过实施城市“一卡通”,有利于推动廉价政府建设。如上海市通过在公共交通五个行业实行“一卡通”,一年票务成本由原来的约4964万元,减少为2427万元,节省成本50%左右。普及城市“一卡通”,将大幅降低公共服务成本,将有力地推动廉价政府建设。
我市“一卡通”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在主要在公交领域提供了公共服务,在大型企业、学校等提供了内部的IC卡服务。目前,我市的公交IC卡等领域的应用,没有实现统一管理,没有统一技术标准和系统平台,资源分散,各自为政,多卡分割,还不是真正的城市“一卡通”。不仅增加了市民持卡成本,还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、经营风险和技术风险。
因此,加快建立统一的城市“一卡通”,有利于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,方便市民持卡用卡,增加政府投资收益,促进政府服务转型,加快同城化发展,带动周边产业发展。
三、枣庄城市一卡通“同诚卡”建设情况
城市一卡通项目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,不仅是系统平台建设,同时还要制订相关的政策、标准。
一是出台了《关于推进城市“一卡通”工作的实施意见》。《实施意见》对我市城市“一卡通”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、工作原则、建设目标、应用领域、推进措施等做了进一步明确,成为在今后几年指导我市实施城市“一卡通”工程的纲领性文件。
二是由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,抽调市信息产业局、部分电信运营企业的技术骨干,成立了“一卡通”公司筹备工作组。制定了我市“一卡通”工程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,对成立一卡通运营公司进行了多方讨论和论证,积极开展了前期各项筹备工作。
三是自2009年10月以来,先后组织完成了系统论证、设备招标采购、运营班子的组建、卡片设计制作、系统联调上线、应用系统接入等工作。2010年1月8日召开了同诚卡上线试运行仪式。
四、服务能力建设方面
目前,一卡通运营公司与枣庄电业、中国联通、中国移动、中国电信、广电等单位达成了合作意向,将在以上公司的缴费网点安装公众一卡通缴费机具,实现公众一卡通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应用。在BRT、公交、自来水、燃气、出租等公用事业领域,我们正在实施或探讨合作技术方案。在小额支付领域,与市内零售、餐饮、住宿等小额支付领域影响力较大、信誉度较高的单位进行了洽谈。
提高社会服务能力。枣庄市同诚一卡通有限运营公司将构建全方位、立体化的客户服务平台,将建设中心服务大厅、枣庄同诚卡网站、7*24小时的电话呼叫中心、短信、自助服务终端等;加快完善充值服务体系,初期将开设服务大厅、银行网点、联通、移动、电信合作营业厅、多个超市等一百余个充值网点,可以随时随地、快速方便的服务于商户、市民。